毕氏邮品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虎年“首虎”李国华的邮储往事

[复制链接]

1798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劵 元
0
会员积分
13668

最佳新人 活跃会员 跟帖积极 推广达人 宣传达人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27 21: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虎年“首虎”李国华的邮储往事

虎年刚刚开启两周,虎年“首虎”已入笼。
2月18日(是的,又是周末),晚上八点整,CCDI在官网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联通”)原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李国华被查,成为虎年“落马”的首只“老虎”。
此时距离李国华退休即将满两年。这个结局,对于了解李国华的人们来说,似乎并不感到意外,而是四年前的“靴子”终于落地了。
2018年7月,李国华告别工作了37年的中国邮政系统,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下称“中国邮政”)总经理、党组书记兼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邮储银行”,601658.SH,http://1658.HK)董事长、党委书记,跨界出任中国联通总经理。
李国华“跨界”的当月,正值巡视组向中国邮政反馈巡视意见。彼时他的职务变动,曾被业界解读为是一种惯常的“挪开”调查之举。以至于两年后他从中国联通退休时,据说有不少人对他居然安全落地还感到惊讶。
如今看来,李国华“落马”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十年前,李国华的前同事、邮储银行首任行长陶礼明“落马”,十年后,李国华步其后尘。这是邮储银行成立以来,级别最高的两名“落马者”。一家大型金融机构里一、二把手都出事的,算是比较罕见的情况了。
一个半月前(1月8日),邮储银行的股东中国人寿保险集团的掌门王滨也“落马”了。王滨与李国华多年前曾在同一时期在江西工作过,一个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西分行行长,一个是江西省邮政局局长。多年之后,两人前后脚地在京城落马,还真是有缘。
他们,来自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命运。
江西老表的升迁之路
到下个月,李国华就要满62岁了,退休生活刚刚度过两年。一年前的3月19日,他还以“中国联通原总经理”的身份,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考察指导。
今年的3月,他将度过一个不同寻常的生日,人生将切换到另一种模式。
李国华是江西德安人,职业履历可以说非常“纯粹”:几乎一辈子都在邮政系统,直到2018年跨界来到中国联通。其实去中国联通也不算“出圈”,毕竟在1998年之前邮政和电信本是一家。
作为老邮政人,李国华历经了中国邮政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其职业履历几乎就是一部邮政发展史。
公开信息显示,李国华早年也走了一条下乡、上学的路径。17岁在德安县插队,一年后乘高考恢复的东风加入高考大军,考入江西省邮电学校,读载波专业。1981年毕业,进入德安县邮电管理局当了一名机务员。
李国华进入职场的这一年,正值邮电部门开始筹备邮政储蓄业务。
一年后,李国华调到九江市邮电局,当了政治处的一名干事,后来去省团校学习。1986年,学习归来的李国华,调任九江市邮电局办公室主任。
这一年,央行与原邮电部签订了《关于开办邮政储蓄的协议》,邮电部成立邮政储汇局(即邮储银行的前身,下称“邮政局”),负责全国的邮政储蓄与汇兑业务,开始具备了金融功能。存款业务则由邮政代央行办理,这一模式一直持续到1990年。
四年后(1990年1月),邮政局开始从“缴存款”的代办转为“转存款”的自办模式,开始独立经营储蓄业务。彼时由于邮政储蓄的利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借此政策红利,邮政储蓄开启了十年飞速发展期。
李国华也走进了自己的飞速发展期,以两年一升的速度跃迁。1992年当上了九江市邮电局副局长,两年后调任抚州市邮电局局长。
1996年的冬天,李国华走进省城南昌,成为江西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
1998年9月,邮电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落地,邮政、电信分家,邮电局也相应地分拆为各自独立的邮政局和电信公司。次年,邮政储蓄汇兑体制改革方案获批,“邮电部邮政储汇局”更名为“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
学通讯专业出身的李国华,没有选择去电信公司,而是留在江西邮政局,在这一年底开始主持工作。
七个月后(1999年7月),39岁的李国华坐上了江西邮政局一把手的位置,成为全系统最年轻的省局局长。
当李国华来到省城的前一年(1995年),从京城来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原办公室主任王滨,南下出任江西分行副行长,后来升至行长,在这里度过了差不多五年时光。
此时的他们,也许认识,也许只是在某些工作场合擦身而过。彼时的他们,大概不会想到,多年之后,他们各自执掌的金融机构,会产生股权纽带的连接。
2015年12月8日,邮储银行获批引进十家战略投资者,其中一家就是中国人寿,认购了33.42 亿股。不过,这事和王滨没有关系,彼时他还在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忙着“再造太平”。
他们可能更没有想到,多年后,他们会在同一年相继“落马”。不久的将来,两人最终将在秦城共同“打卡”。
成为金鼎大厦总舵手
2005年7月,45岁的李国华从省城进一步走到京城,成为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完成了“县-市-省-总公司”全层级链的历练。
李国华上任总局副局长的当月,《邮政体制改革方案》出炉,中国邮政将一分为三:
1、重组国家邮政局,作为国家邮政监管机构;
2、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各类邮政业务;
3、筹建邮政储蓄银行,实现金融业务规范化经营。
接下来的2006年,是中国邮政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一年:
2月,中国邮政、北京邮政、中国集邮总公司共同出资5.07亿元,入股西安华弘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即中邮证券的前身)。
3月,中法人寿(现名小康人寿)开业,李国华和陶礼明则成为中法人寿的非执行董事。
同月,邮储机构获准小额贷款业务试点,结束“只存不贷”模式。
6月,邮储银行拿到“准生证”,并在半年后通过了开业验收。
8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获批组建,并在次年1月正式成立,长期政企不分的格局由此告终。
12月,金融街上的新总部大楼金鼎大厦竣工,同时参股渤海产业基金……
在一连串喜事之外,也有一丝不和谐之音:这一年8月,在广东佛山,由一桩血案牵出背后由一个客服经理搞出的13.25亿元非法吸存案,即“佛山809邮储案”,一时震惊世人。从中暴露出中国邮政长期政企不分、政银不分的模式下,基层邮储蓄网点风控管理薄弱等短板。
这并不是孤案。彼时根据监管机构的统计,仅2005年上半年,全国邮政储蓄系统发生的百万元以上的大案就多达25起,且多发生在现金存款业务环节。
而在六年后,邮储银行行长陶礼明和两名下属,监守自盗,也成了大案的“主角”,进一步暴露出邮储银行的公司治理和风控依然存在不小的漏洞。这又是后话了。
2011年9月14日,51岁的李国华接替到龄退休的刘安东,成为中国邮政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完成了职级的最后一跃,实现了一个出身于基层的职场人的终级梦想。
坐在金鼎大厦那间坐北朝南、可以俯瞰金融街的办公室里,李国华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中国邮政一把手生涯。与此同时,他还兼任邮储银行的掌门人。
这个老邮政人,从此离金融近了。
见证邮储银行高光时刻
完成政企分开之后的中国邮政,也开始走上产、融两手抓的路子。到2006年的时候,旗下已有了邮储银行、中法人寿、西安华弘证券经纪公司三张金融牌照,金融架构已初见轮廓,集齐了银、证、保三张最具含金量的金融牌照。
2009年9月,中国邮政又另起炉灶,成立了中邮人寿,将中法人寿变成弃子。同年将西安华弘证券经纪公司更名为中邮证券。
不过,作为全国唯一的邮政公司,中国邮政虽然独享邮政渠道,但其利润主力仍是邮储银行。以李国华上任执掌的2011年为例,相关数据显示,该年度中国邮政的集团并表净利润为209.36亿元,而邮储银行的净利润便高达231.2亿元,中邮证券和中邮人寿则分别亏损0.67亿元和0.59亿元,此外,31个邮政分公司合计亏损约51.8亿元。
这也意味着,邮储银行之于中国邮政的重要性。被业界称作中邮体系的“供食者”的角色
2007年3月20日,邮储银行举办了开业仪式。时任中国邮政总经理刘安东出任首任董事长,陶礼明则出任首任行长。
邮储银行的顺利组建,离不开一个人的鼎力支持。那就是2021年落马、9天前被批捕的原CBRC副主席蔡鄂生。彼时,市场还一度传言他有可能出任邮储银行董事长。
开张三个月后,邮储银行发放了第一笔小额贷款,该业务成为邮储银行借由其独有的“自营+代理”的渠道模式开拓农村下沉市场的法宝,开启了其作为“三农”小额贷款提供商的道路。中邮人寿2009年开张后,则上线小额保险业务,亦借助“自营+代理”的渠道模式,与邮储系统通力合作。
不过,彼时的邮储银行,与中国邮政之间的管理脉络尚未理清,还面临作为一家现代化商业银行所必经的股份制改造之路。而这一步,将由李国华牵头完成。
邮储银行改制、上市,成为李国华任内完成的两桩大事。
李国华当上中国邮政总舵手的第二年(2012年1月21日),成立已五年的邮储银行,获批改制成为股份制银行,中国邮政的股比变为68.92%。李国华则成为改制后的邮储银行的首任董事长。
邮储银行完成改制这一年,行长陶礼明的命运有了另一个走向:“落马”。
2012年3月,湖南厅官陈明宪案扯出湖南高速的一桩大项目,由此牵出陶礼明及其弟。三个月后,中国邮政和邮储银行以一纸通告,确认了市场上关于陶礼明及两名下属被带走的传闻。
当年年底,陶礼明被捕。2014年8月陶案一审开庭,彼时检方指控,陶等三人涉嫌挪用公款达3.4亿多元用于对外投资,并谋取个人利益。据此,陶礼明一审获判无期徒刑,但他旋即提出上诉。
二审还没有开庭,陶礼明便在2016年6月1日病发身亡,在看守所里为62岁的人生画上了一个令人嗟叹的句号。
陶礼明“落马”后,参与邮储银行筹建的时任副行长吕家进,在2013年1月升任邮储银行行长,与李国华搭班子。
和无数桩同类案件相似,陶礼明案也是一场由官员、掮客、金融高管三方参与的“猫和老鼠”的金钱游戏。尤其是,由于历史原因,邮储系统长期只存不贷,与其他那些费心拉存款的银行不同,邮储银行最大的苦恼是为巨量资金寻找资产端出路。通过资金掮客进行利益寻租,对于高管或基层话事人,都成为一种巨大的诱惑。
陶礼明案彼时对业界震动很大。有业内人士认为,由此可以看出,脱胎于中国邮政系统的邮储银行,其公司治理结构还很不完善,从形似到神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陶礼明“落马”后,李国华也受到舆论关注。彼时网上曝光了一个拥有83块名表的“表哥”杨达才,很是引起了一番热议。随后亦有网友曝料,李国华亦堪称“表哥”,有好事者统计了他在公开场合配戴过的名表,就多达七块,由此来推测他亦有贪腐之举。
众所周知,中国邮政系统的薪酬待遇并不高,虽然邮储银行的薪酬水平高于中国邮政,但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亦相差甚远。
因此,出身于基层,进京不到十年的李国华成天明晃晃地戴着各种名表,在网友眼里就变得格外刺眼。彼时网络上亦有不少来自邮政基层员工的吐槽,认为在李国华的领导下,中国邮政只看只看营业额,不看利润,管理粗放,基层生活不易。
该帖很快被删除,并未对李国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不过,作为一把手,李国华在一些利益面前亦未独善其身。
2019年6月,MOF前副部长张少春的秘书刘小华受贿案开庭,揭开了邮储银行股改和中法人寿股权转让过程中的隐秘角落。
2013年,中国邮政打算抛弃中法人寿,拟转让其股权,为此组织了三次股权转让竞价。根据媒体报道,彼时,华电集团、中再集团等国有集团和一些大型民企,皆与中国邮政接洽,表达意向。
最终,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企鸿商集团成为“黑马”,与联合体揽得中国邮政欲抛售的中法人寿的股权。根据刘小华案的庭审法律文书,这笔股权交易背后,便是一桩利益交换。由刘小华帮鸿商集团实控人于泳与他的boss张少春牵线搭桥,再由张少春找李国华运作。
彼时,李国华的一个身份是中法人寿的董事。
在该案中,李国华作为证人出现,提供证言证明,张少春安排刘小华向他打招呼,要求在确定中法人寿公司股权受让方时,关照于泳实际控制的鸿商集团。
于是,在2013年12月,中国邮政将鸿商集团及其联合体作为中法人寿股权意向受让方,报给张少春签字。最终,鸿商集团以给刘小华的一张10万元购物卡和30万元现金的“成本”,入主中法人寿。
只是,鸿商集团大概想不到,苦心孤诣揽得的中法人寿股权,后来成为一个需要不断投钱、几乎仅存牌照价值的无底洞,而后续的股权转让亦几经波折,直至2021年这家小保险公司才终于起死回生。
搭上高官的鸿商集团,彼时的野心不仅止于一张保险牌照。根据庭审文书,2015年邮储银行H股IPO之际,于泳向张少春表达了想认购一部分股份的想法,请他“与邮储银行领导沟通一下”。这事又安排给了刘小华。
不过,彼时邮储银行的战投名单已确定,鸿商集团如要投资,只能通过外资银行间接参与认购。考虑到此方式比较麻烦,于泳就没再参与。
庭审文书中,李国华只是作为证人出现,未显示其本人是否从中渔利。
2015年12月,邮储银行获批引入十家战投,除了六家国际金融机构,中资企业只有四家:中国人寿、中国电信、腾讯、蚂蚁集团。其中的战投星展银行,还在同年1月与邮储银行合资筹建中邮消费金融公司。
引入战投,是邮储银行的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彼时原计划引入15%的股权,后扩大至16.92%。3.89元/每股的交易价,其估值亦远超彼时香港市场上的中资银行股,甚至超过了当时A股可比的大型上市商业银行的交易市净率水平。
要知道,彼时银行股普遍处在市净率跌破1倍(即“破净”)的低迷行情中。一家脱胎于邮政系统的新银行能获得一批资本老手的认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10家战投不仅带来451亿元的巨资,也带来邮储银行股权结构的巨变。邮储银行由中国邮政单一持股转变为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被市场视为是其公司法人治理层面的重要突破。
2016 年 9 月28日,邮储银行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站在港交所的大厅里敲响上市钟,成为李国华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完成上市的邮储银行,很快又迎来一记重击:因卷入侨兴债事件,邮储银行在2017年12月,也与主角广发银行一道,领到一份监管罚单。
事件同样发生在成为邮储银行多事之秋的2014年。根据邮储银行2018年1月的公告,其在2014年10月,分四笔投资了由侨兴集团下属公司作为融资方,上海国际信托作为受托人的单一资金信托计划共计22亿元。
作为一家脱胎于邮政系统的银行,邮储银行在成立初期,大部分高管和员工来自邮政系统,鲜少有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出身者。无论是李国华本人,还是第二任行长吕家进皆来自邮政系统,陶礼明虽然在中行国际金融所工作过,但亦无金融机构的管理经验。
彼时,陶礼明曾对外坦言,从人员的专业素质上看,如果说其他银行是第三、四野战军,那么,邮储银行连“敌后武工队”都算不上。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内,在内部管理体制尚未理顺、金融人才匮乏、内控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很容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有业内人士指出,作为邮储银行的初代管理者,陶礼明和李国华的相继落马,也许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尤其是在从严监管、持续反腐、“倒查20年”的当下,李国华落马,只不过是为过去买单。
2018年7月19日,李国华含泪挥别中国邮政,出任中国联通总经理,打破了过去十余年电信企业高管由行业内部选拔的惯例。
虽然从职级上来说,李国华调任中国联通是平级,但从董事长变成总经理,则是一种“暗降”。为此,一些邮政系统的员工,还在网络平台上讨论这种调整背后的含义。
亦有业内人士透露,李国华调职,其实是一种挪开调查的常规做法。
不知是否巧合,李国华离任之时,正值巡视结束之后。在其调职六天后,巡视组向中国邮政反馈了巡视意见。
李国华离开的当日,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爱力成为中国邮政新一代掌门。
2020年3月,李国华到达60岁退休线后隐休。彼时亦有熟悉李国华的人士对其能安然退休,感到有些意外。
至于李国华涉案的具体信息,有待官方后续披露。
如今,李国华“落马”后,中国邮政亦在次日上午紧急开会,通报了李国华的情况,要求各级干部和员工从严管好自己、管好家属子女,树立良好家风,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
中国联通亦开会表示,要坚决肃清李国华的恶劣影响,各级干部要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注重家教家风,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
邮储银行革新谋变
如今,李国华已告别中国邮政三年多,无论是中国邮政还是邮储银行,已发生了诸多变化。2019年4月,来自光大银行的张金良成为邮储银行新一任董事长。
2020年2月,中国邮政副总经理郭新双接替调往交通银行的吕家进(现为兴业银行董事长),成为邮储银行新一任行长,不过仅一年后,就调任中国人寿集团任监事长。
2021年5月,来自招商银行的刘建军,与张金良组成了“张刘配”。
张、刘皆为65后,皆拥有丰富的金融机构管理经验,在多个关键岗位有历练,颇有开拓创新意识,是银行高管中的少壮派。
张、刘到任后,邮储银行奋起直追,正在缩短与银行同行们的距离,更加像一个现代化商业银行的范式。
2019年12月10日,邮储银行回A上市,成为A股近十年来最大规模IPO。至此,完成了“股改-引战-两地上市”的三步走改革目标。
2021年8月27日,中储银行发布“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将邮储银行打造成为服务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领先的数字生态银行,为此要推进特色化、综合化、轻型化、数字化、集约化“五化”转型。
有“中国版巴菲特”、芒格衣钵传人之称的李录,从2020年以来就多次重仓邮储银行,颇引起市场关注。
近日,李录旗下的喜马拉雅资本向美国SEC提交的最新持仓情况显示,其在2021年又大手笔买入邮储银行H股。从2020年12月买入10.06亿股,2021年1月又加仓2.68亿股,且持仓至今。以近日邮储银行港股的股价估算,重仓李录一年时间大赚逾20亿元。
李录重仓邮储银行之时,正值邮储银行在换帅后开始焕发新气象。侵润华尔街的投资老手,也许已预见了邮储银行未来的新变化。这眼光,够毒辣。
传播邮识 广交藏友 微信15142037792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验证码 换一个

QQ|Archiver|手机版|毕氏邮品

GMT+8, 2024-5-7 12:31 , Processed in 0.07977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