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氏邮品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毕氏邮品网 门户 查看主题

老地图上的北京古建筑兴衰史

发布者: admin | 发布时间: 2022-2-8 10:21| 查看数: 579|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北京建城史寻踪
众所周知,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据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北京建城已有3000多年。

相传,黄帝和炎帝联手与蚩尤率领的九黎部落在逐鹿展开了原始社会末期规模空前的部落大战——逐鹿之战。在这场战役中,蚩尤被杀,黄帝在逐鹿建立部邑,逐鹿就位于如今的北京地区附近。到了帝尧时代,幽都建立,即古代北京。

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封帝尧后代于蓟,封周宗室召公于北燕;后来燕吞并了蓟,就以蓟为中心,建立国家,所以从西周到春秋时代,北京都一直叫蓟城。

“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礼记·乐记》

从晋朝开始,北京改名叫幽州,现在保存的最早寺院潭柘寺就始建于晋朝。

时光流转千年,从公元926年辽国在幽州建立陪都开始,北京开始了自己“五朝古都”的辉煌历程。作为辽的陪都及金、元、明、清的都城,北京设计规划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被称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

如今我们见到的北京城格局,要追溯到明清时代,而明清北京城的前身为1264年营建的元大都城。大都城设计时曾参照《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纬”、“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记载,规模宏伟,规划严整,设施完善。

1368年(洪武元年)八月,明朝将军徐达攻陷元大都,由于元顺帝不战而逃,城市未受到破坏,完整地保留了下来。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于1402年夺得帝位,并开始筹划将明朝的首都由南京迁至北京,现在我们熟悉的北京故宫就是当时模仿南京故宫所建。

之后的清朝基本沿袭了明朝北京城的格局。《北京地里全图》为我们展现了19世纪六十年代的北京城。图上标绘了城内主要建筑与街道,牌楼绘制清晰,用不同颜色突出表现紫荆城、官府衙署、王府、寺庙宫观与各国使馆。从图上可以看到,东交民巷一带的使馆区已初步形成,海关总税务司已从上海搬至北京。此图应成图于1865年之后,系晚清著名民俗画家周培春所画,是一幅兼具艺术与历史价值的晚清北京城图。

1911年清朝灭亡后,民国政府对北京城池进行改建,为改善交通和修筑环城铁路,先后拆除了正阳门、朝阳门、宣武门、东直门、安定门的瓮城,皇城城墙和东安门。1924年在内城城墙上新开和平门,1937年开辟启明门(建国门)和长安门(复兴门)。

绘制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的《北京内外城详图》清晰地展现了北京内城6区、外城5区的格局,城垣、街道、胡同、宫苑、园林、王府、寺庙、教堂、医院、各国使馆、电影院、戏院、商场、银行等均有准确标注,地图两边附有交通、购物、娱乐、旅游的详细信息,图下附《北海名胜图》《四郊名剩图》和《颐和园名胜图》。该图详细绘制了当时北京城内的公共交通信息,除电车外,公共汽车开始成为主要交通工具。

建国后的改造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将北京定为国都,对北京城的改造也随之提上议程。

当时对于北京城区的改造方案有着不同的想法,以梁思成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主张对北京实施整体保护,在老城外建设新城,在保护文物古迹的同时,也避免了大规模跨区域交通问题。

而苏联专家则主张以莫斯科为样板,将行政中心集中建设于旧城之内,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并扩建天安门。

经过四年反复讨论,最后诞生了第一个规划方案,即《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其基本思路为:

① 首都性质不仅是政治、文化中心,同时还必须是大工业城市。② 城市规模定为500万人。③ 城市建设标准不宜过低。④ 决定把行政中心放在旧城。在改建与扩建首都时,对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与城市基础,既不一概肯定,也不一概否定,要保留合乎人民需要的风格与优点,但必须改造和拆除妨碍城市发展的部分,以适合社会主义城市的需要。

之后,北京城改造方案多次修订,但不变的是,那些旧有的城市轮廓逐渐消失。

1953年,左安门拆除;

1954年,庆寿寺双塔拆除;

1956年,中华门拆除;

1957年,永定门,广渠门,广安门,朝阳门拆除;

1958年,右安门拆除;

1965年至1969年,东直门、宣武门、崇文门、安定门、阜成门、西直门、元城墙拆除。

东单和西单的牌楼也没了踪迹...

1990年房地产开发兴起,计划在10年内完成全市危旧房改造。虽然因为资金问题没有全面实施,但是老北京城数以千计的胡同仍在被快速拆除。

1949年北京老城区的胡同有3250条

1990年北京老城区的胡同有2257条

2003年调查时北京老城区胡同仅有1571条

古城的轮廓逐渐在记忆中模糊,那些慢慢消逝的胡同和四合院也成为不可再现的历史。

“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

那些关于北京的城市记忆如今只能在地图和文字中去寻找。

万幸的是,如今古城的价值逐渐被社会所重视。

2003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提出“胡同保护规划研究”课题,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通过贯彻领导批示精神,大拆大改的局面得到遏制,把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从大拆大改走向小规模微循环的新阶段。

如何在四合院的整治工作中,既保护四合院的传统空间肌理,又实现便民利民的目标,北京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白塔寺会客厅,共享四合院空间,重拾胡同人情味儿;朝阳门街道“27院”,激活胡同文化,升级胡同居民文化生活;方家胡同养老驿站,守住胡同的历史文化,守护胡同居民的幸福生活…… 这些四合院整治提升工作既成功保护了四合院的传统风貌,又做到了尊重历史、景境相配、因地制宜,实现了便民利民的目的。

如今,老北京胡同和四合院正在焕发新生,它们沿袭了老北京历史中流淌的文化血脉,又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展现出崭新的面貌,推动着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重新绽放出迷人的光芒。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毕氏邮品

GMT+8, 2024-4-25 06:32 , Processed in 0.05340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