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氏邮品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迹寻踪】“圈儿楼”的往事知多少

[复制链接]

1913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劵 元
0
会员积分
14245

最佳新人 活跃会员 跟帖积极 推广达人 宣传达人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26 08: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写在前面
     它曾是一个由日本人修建的像福建土楼那样的模样,
     它曾代表了沈阳大型副食品商场最基本的建筑特征,
     它曾在全国副食品商店十甲中占有比较靠前的位次,
     它曾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素文同志成长进步摇篮,
     它曾在计划经济中是稳定市场、稳定物价的主渠道,
     它曾经是辽沈地区地方经济和一方人民生活晴雨表,
     它曾是黎民百姓乐此不彼快乐购物和享乐的的天堂,
     它还有那六十多个春秋里可传可颂可歌可泣的故事……

     本号主编张黎明先生,作为《沈阳商业志》的编者,作为沈阳商业战线的“退伍老兵”,编写本文为的是能和更多的沈阳人一道,再一次沿着“圈儿楼”那个圆圈,追逐那些美好但又可能会慢慢逝去的中国记忆。
               编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当局鼓励向东北移民,“铁路附属地”一带大小商店陆续开业,1935年日商在今中兴大厦地段(老联营公司)开设“中谷时计店”,同年修建了“春日市场”(也有资料称之为“春日町菜市场),因其是圆圈形建筑(状如福建土楼),老百姓便称其为“圈儿楼”。

  说起圈儿楼,还要讲到它所在的太原街商圈的由来。1898年,沙俄强行将沈阳站附近地区租用为“铁路用地”。把铁路两侧东起和平大街、西至兴工街东侧、北起北十马路、南至南八马路的6平方公里范围,划为“铁道用地”,归沙俄管理。日俄战争后,1905年,日本占领沈阳,将原俄“铁路附属地”改称为“满铁附属地”。

     1910年,“满铁”兴建“奉天驿”,即现在沈阳站的雏形。“奉天驿”建成后,日本加速“新市街”建设。1919年,日本侵略者强制将满铁附属地的所有街路都改用日语称谓,道路命名南北为“町”东西为“通”。当时的“西四条街”改为“春日町”,以“春日町”为中心的商业区就此形成。从此日本人纷纷来到这块商业宝地开商店、办工厂。及至1941年,太原街一带的外国商号共有117家,其中,日本商号就多达114家,值得一提的经营钟表珠宝的“中谷时计店”,也就是沈阳人通常说的“老联营”。

     在老联营的不远处,便是同样有名气的“圈儿楼”。在老联营北侧有一条东西的道路,叫北一条通,也就是今天的北一马路,在北一条通的北侧春日町路西商业建筑的后面,曾有一个圆圆的圆圈儿形的建筑,这就是当年被称为“圈儿楼”的春日市场。

     1928年,日本在当年的春日町五号(和平区《地名概览》281页注明为太原北街74号、中兴大厦即原老联营地址是太原北街86号)建立了“春日町菜市场”。该建筑有东、西、南、北四个出入口,内部也按照经营种类划分为野菜部、鱼部、杂货部、肉部等,不同区域有各类商号四十余家,其中日本商铺占70%,达二十八家,较大的有“石田花屋”、“中津屋”、“伊藤商店”、“义道分庄”、“水户屋”、“三顺兴”、“九一支店”。经营品种有鱼、肉、蛋、菜、食品、杂货、花卉等商品。市场周围的商业建筑均为日式商铺,经营范围为饭店,杂货等。销售对象主要是日本人。

    从经营品种和经营结构看,春日商场的经营方式很可能与其西侧的七福屋(1906年建、日资。见下图)一样,属于物业租赁型,这对市场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财务费用、防范经营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

     沈阳解放后,该商场先后由市土产公司、东北铁路局、东北人民政府贸易部、沈阳站前职工消费合作社四家同时接收,1956年合并为国营商店,叫蔬菜水果第一商店,不久,改名为“食杂第一商店”。1958年改名为和平副食品商店。1969年与太原街沁园春食品店、副食品供应站合并,改名为“东方红副食品商店”,1973年又分开,恢复“和平副食商店”的名称,俗称“和平圈儿楼”,隶属市副食品。

     公司著名劳动模范。被拍成新闻电影纪录片《卖菜姑娘》的李素文,曾任该店指导员即党支部书记(详见《公怀之号》2021年7月24日《李素文:周总理七次带头为她鼓掌》),李素文后来成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这里也自然成了副国级领导干部的摇篮。

     《和平区地名概览》有这样的描述:“商店现有职工611名,设有四个专业部和两个加工厂,分21个组,营业面积2600平方米,经营品种达上千种,担负商店附近6000多户,25000多居民及一些大伙食团体、旅社、饭店的副食品供应任务”。

     “圈儿楼”营业柜台沿圆周摆放,“圆周”内部则是商品储存仓库,如此的布局既节省空间,又尽可能扩大营业面积。圈儿楼有东西南北四个出入口,北门和西门出去到菜市场多是走这两个门。居民区里的合作社虽然也经营副食烟酒,但远不及“圈儿楼”的丰富,所以不论平日还是年节,来这里的顾客就像走马灯似的,从早到晚转个不停。在“圈儿楼”转圈,也曾是孩提时代的我和许多人乐此不彼的趣事。

     由于该店地处全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太原街,有临近东北最大的交通枢纽沈阳站,故每天接待各地流动顾客。约达六万余人次,日销售额四万元左右,节日可达十万余元月,销售额久居省内同行业之首,1983年被市政府命名为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标兵单位。1984年以后,随着太原街整体改造,这座具有近60年历史的老店被拆迁。

     今天圈儿楼建筑已荡然无存,原址已被商业综合体所代替,新建筑建成后日资的伊势丹百货、新玛特店、兴隆一百等多家巨头企业先后进驻营业,但由于近年来市场下行压力加大,均纷纷离场。

  除太原街这里的圈儿楼外,沈阳还有几个较大的副食圈儿楼,如北市场的“圈儿楼”、南市场的“圈儿楼”、大西菜行的“圈儿楼、南塔的“圈儿楼”、铁西的“圈儿楼”、北行的“圈儿楼”等等,在当时可以说,“圈儿楼”就是沈阳菜市场的建筑特色的主基调。虽然现在大型的超市代替了过去的副食商店,但是“圈儿楼”的形状、方便的购物环境和与众不同的购物体验,今天的沈阳人也许记忆犹新。


传播邮识 广交藏友 微信1514203779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QQ|Archiver|手机版|毕氏邮品

GMT+8, 2024-11-25 16:34 , Processed in 0.04286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