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氏邮品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邮史趣闻】邮票名称是怎么来的

[复制链接]

1828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现金劵 元
0
会员积分
13819

最佳新人 活跃会员 跟帖积极 推广达人 宣传达人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22 08: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最早,邮票一词是从英文POSTAGE STAMP直译来的,意思就是“邮资凭证”。

1840年,英国最早发行的邮票印有女王的肖像,继而各国仿效,纷纷发行图大多是君王将头像的邮票,流传到我国后便叫“人头”。

1879年上海《申报》上就曾刊登一则广告:收买信封老人头:部局书信馆人头每百个价二角;海关人头每百个价二角;东洋人头每百个价三角……

六年后,《申报》上刊出又一则告:“收买信面旧人头”。1878年,清光绪四年发行中国第一套以“云龙”为主图的邮票,接着发行小龙。蟠龙邮票。我国早期的邮票上多带有“龙”的图案,民间俗称为“龙头”。直至民国期间,人们还这样习惯地称呼。

1880年,上海清心书馆编印的<<>花图新报>曾刊登一篇《各国信馆之印图》的文章,称邮票为“邮钞”。这一时期,在邮局往来的正式公文中,常称邮票为“图记纸”。清国家邮政公布的邮政章程中规定“邮政局制造信票以便粘信面”,称邮票为“信票”,表示该票是寄信专用的,因上面有图案,又称为“信资图记”。

在我国台湾省,邮票曾被称为“士担纸”,即英文STAMP的音译。1888年,台湾设立文报总局,在其颁布的《台湾邮政票章程》中,首次出现“邮票”二字。总局印发了两联单式的台湾邮票,用以在传递公文中分清职责和传递时间,官用的称“邮票”,民用的称“商票”,但这里所说的邮票与现在的意义不同。

在我国邮政史上,正式使用“邮票”一词从1899年开始的,这时邮政汇总已开办,邮政业务扩大了,“信票”上的“信”字已不能包括全部邮政业务。1912年,我国发行的“光复纪念”邮票上,第一次印上了“邮票”字样。
传播邮识 广交藏友 微信15142037792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验证码 换一个

QQ|Archiver|手机版|毕氏邮品

GMT+8, 2024-6-29 06:00 , Processed in 0.08007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