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集邮活动的全新认识 沈阳多云,最高气温-15度。 |
【转载请注明“币邮网www.bs168.com” 2018年1月24日】 点此进入2018年《邮品收藏、辨伪经验谈》—毕氏邮品编 7 a5 g7 ~8 M4 C- {) s 现在经常有人在讨论集邮活动的目的。这是一个好现象。对集邮活动的认识实际上并不统一,有的人强调“文化价值收藏”,认为:要大力推进集邮文化价值收藏。有的人强调要“走商业投机之路”认为:集邮活动只能是“投机投机再投机,不涨不跌没人气”。这两种观点哪个是对的呢? |; L$ q( E+ G2 x8 Q 说集邮是一种文化价值收藏,这话不错,但是这是有条件限制的。文化收藏是一种高端的文化修养,是不可能普及的。如果非要让文化价值收藏成为集邮者人人具备的素质,那就是犯了“左”的错误,即:不切实际地美化了人的主观作用。集邮者来自平民大众,怎么可能人人具有文化价值收藏的雅兴呢?至少现阶段是不可能的。普通集邮者就是图一乐罢了,只有集邮活动普及了,才有可能产生精英来,精英才会有文化收藏的雅兴,但这一定是极少数。这个问题必须认清,否则集邮活动难以为继,难以辉煌。所以说,强调“文化价值收藏”的人是本末倒置了,不重视集邮活动的普及,实际上就是在扼杀集邮活动。比如,曾经的火花、烟标、粮票、糖纸等领域收藏,为什么销声匿迹了,很明显就是因为不涨价,不赚钱,完全依靠所谓的文化价值收藏,最后曲终人散了。 9 m5 H, W6 `2 f' H( i* k 这么说“走商业投机之路”就是正确的了吗?文交所就是一个现阶段典型的例子。其确实对于盘活集邮市场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缺乏规范的管理,导致了弊大于利。文交所兴旺时期,参与的人增加了,参与的资金也增加了,但是被坑骗的人也多了起来。文交所成了双刃剑,一方面盘活了市场,一方面伤害了市场。说到底,强调“走商业投机之路”实际上是一种“右”的错误,即:过分依靠客观条件来主导事物的发展方向。以为:只要有钱赚这个客观条件存在,自然就会让集邮活动兴旺发达起来。1997年的集邮大潮就是“右”的一次集中体现,当投机者看到有钱赚,一窝蜂地冲进市场,结果并没有给集邮活动带来什么良性发展,反而是长达数年的低迷,集邮的人数锐减的伤害。 # o q4 d8 A! s “左”美化了人的主观作用,希望让多数集邮者重视文化收藏价值,这是不现实的;“右”是夸大了客观,以为有钱赚集邮活动才会大发展!可见,上述两种观点都是不对的。正确的应该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8 y; u; v( ^3 [! f5 ^ 历史实践证明:集邮活动的黄金时期就是80年代初期,文革之后刚刚恢复集邮文化活动的那段日子。那个时候有集邮投资没?有!有集邮文化收藏没?有!每次集邮活动都有国家领导人题字,比如:宋庆龄、王震、薄一波等,还有文学巨匠的题词:矛盾、巴金等。现在的条件比那时候要好得多,人们的经济条件好了,邮票的设计水平也提高了,思想也更加开放了,人们的文化水平也大幅提高了,理应做的做得更好。 - K2 E5 D5 J6 N& b$ {3 a* z # g9 `' @. V- q) d- w 有人说现在没人写信,邮票的影响力和使用价值没有了。其实这是不了解邮政的错误观点。邮政每年的包裹高达数百亿件,如果允许贴邮票将是千百亿枚的需求啊。邮票是购买的邮政服务的预付凭证,先付款,后服务,这就等于邮政提前占领了物流市场份额,这是国家赋予邮政的优势,可惜的是邮政却放弃了这个优势,还在使用现金结算,不仅不方便,而且还很落后!现在邮局也感到现金结算的不方便,采用了微信支付,这就更加奇怪了。国内的某些物流大集团为了拿到金融结算权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心思,邮政却轻而易举的把自己的邮票结算金融权扔了,跑到人家微信上去结算,天底下还真有这样的事情,你说奇怪不奇怪? ) N$ V. _9 |. x/ q7 z4 e 最近中邮集团的部门领导发话了,要开发一款邮票辨伪设备,推进邮票使用,这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希望能够尽快落到实处,这不仅能提升邮政物流的竞争力,还能够给集邮活动再度辉煌助力。 www.bs168.com ( @3 Q: i( [2 x( Y( a |
欢迎光临 毕氏邮品网 (http://jiaoliu.bs16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